《都是一家人》超高口碑被赞现实题材“创作标杆”
《都是一家人》超高口碑被赞现实题材“创作标杆”
近日,32集民族团结现实题材电视剧《都是一家人》以超高收视率圆满收官。该剧在央视八套黄金强档播出期间,获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强烈反响。11月30日上午,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主办的《都是一家人》专家研评会在北京召开,各机构相关领导、出品方代表、相关业内专家学者、主创代表以及观众代表共同出席了研讨会。会上各专家学者对该剧的剧情内容与思想价值展开热烈的分析与讨论,全方位地剖析与解读了电视剧的创作内涵,独特的创作视角、极具观赏性的艺术价值、轻松自然流畅的叙事风格、独树一帜的庞大格局获得专家的赞扬与肯定。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中的精品电视剧中,《都是一家人》成为了一部“艺术创作标杆”,为现实题材的创作,提供了引领价值和示范作用。
新颖视角聚焦大时代多元化现实主题
电视剧《都是一家人》讲述了各民族同胞走出边疆山寨,走进沿海开放城市创业生活,在相互交往交融中结为一家人的故事。研讨会现场,《都是一家人》总制片人张明智介绍了该剧的拍摄、制作情况,并感谢了各级领导对该剧的大力支持。“这部剧从2017年初开机,拍摄历时100天,辗转于云南的阿佤山、昆明,广东深圳等地,所到之处都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和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感谢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该剧立足时代潮头,以新颖视角全方位刻画少数民族的城市生活。全国人大常委、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认为,该剧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发生巨变的重要缩影。“这个缩影,从政治层面上来看,是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从经济层面来看,是各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生活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融入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肯定了该剧的广泛性与全面性,“《都是一家人》不仅注重少数民族在城市里面的物质生产,还注重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人民的语言生活,人民的艺术生活,人民的社会生活”。《文艺报》主编、文艺评论家梁鸿鹰说,“该剧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看出这个社会一步一步的剧变,电视剧前半部分重心在城市,解决发展难题;后半部分则结合国家任务,深化扶贫主题,更具深度和广度”。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则肯定了该剧新颖的方向角度,他表示“新时代的社会变化和新鲜的人物形象是这部剧最值得称道的。自然流畅的叙事方式符合大众文艺的创作规律,朴素亲和的人物情感传达出新时代的新气象。”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剧,该剧真实还原了新世纪二十年来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历史,正确诠释和普及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折射了众多当下时代发展的重大主题,比如命运共同体、现代化、少数民族艰苦创业、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城乡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美好生活等等,通过多民族融合这条主线串起来,承接得非常完整,把这个社会的景观呈现非常丰富。“最难能可贵的是,也涉及到了很多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热点,难点,甚至是痛点”。《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文艺评论家则沈卫星这样认为。
独树一帜多民族交融碰撞展庞大格局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梅茹从政治内涵角度出发,指出了该剧“以大视野、多实景、聚焦新时代,呈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礼仪习俗的多姿多彩相互碰撞,也反映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山川风貌,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奏响了民族团结的赞歌”。
国家民委政法司司长宋全则用“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的经典范例”高度评价该剧。全剧贯穿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艺术的手法准确、自然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家国情怀。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红表示该剧播出虽然仅仅11天,但在新疆反响十分强烈。“剧中展现了新疆的百姓走出去,与其他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场景和故事,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新疆各族人民的正面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司长隋青从民族团结的角度,指出了“‘我们都是一家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体现了该剧最重大的主题”。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就是民族工作者,剧中越永强、沙尔亮等基层民委干部形象,就是当代民族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武翠英对此表示,“《都是一家人》树立了‘越永强’等民族工作者的典型形象,对于民族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都是一家人》的播出让观众了解到民族干部的工作生活,对他们的工作作风致以崇高的敬意。
深维创作挖掘真实追求美学新风貌
《都是一家人》以多维度创新拓展了当代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之路,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有力服务了国家大局。它以真情实景、多民族风情交融,给人新鲜的审美享受。
该剧平民化的叙事手法、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获得了观众和众多影视行业专家的肯定。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艾克拜尔·米吉提表示,“《都是一家人》高屋建瓴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则表示,“《都是一家人》没有追求传奇的效果,而是特别质朴讲述了一群普通劳动者的奋斗历程,小人物反映大主题,这是我们在大环境下创作影视作品遵循的原则”。
除此之外,该剧在塑造人物和讲述故事时也做了精心的设计,在角色和演员身上寻找契合点,并将现实人物与剧中角色融合,突出每个演员的闪光点。比如党员干部越永强工作上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在家庭中却频频出丑闹出笑话,林永健的“破相了”梗让越永强这个人物更加立体。除了民宗局干部的群体形象,还有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奋斗的诸多少数民族创业者的崭新形象深得观众的心。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原副主任王伟国用“很干净,简洁有力”来形容《都是一家人》,他认为,“《都是一家人》在艺术表达上追求真实美学思想。电视剧的真实美学就是要坚持和弘扬现实主义创作和审美精神,让观众能够正确认识到历史和社会发展主流,反映真理,并要求电视艺术家用影像讲述动人故事,这方面这部电视剧做了成功和积极探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也认为,“电视剧《都是一家人》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喜,它初步完成了民族题材与2.0时代进入3.0时代的深维创作,完成了由新中国开国,新时期开端到新时代起步的民族题材的创新”。
扎根人民开创现实剧创作艺术新起点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都是一家人》剧本的撰写经过了20余年的酝酿。编剧景宜 从1998年开始多次奔走在沿海和民族地区之间,采访和见证了上百位到城市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和基层民族工作者成长和进步,并且和他们亲如家人地交往,获得了大量素材,为该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十年磨一剑,有热情,有激情,有坚守,多年来景宜执着于相对难写的民族题材,体现了她对艺术创作的情怀,情谊和境界。
编剧、艺术总监景宜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感受,“坚守文学精神,用电视文学剧本创新中国长篇叙事艺术,是时代的需要。通过人物的塑造、台词的锤炼、意境的渲染,以及从民族学、人类学意义上来写作电视剧本,让电视文学剧本成为中国文学的新载体,这是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在剧本创作当中的一个体验”。
深入群众,扎根人民,剧中的民宗局干部越永强、沙尔亮也是如此,沙尔亮人物原型、深圳市民宗局民族处原处长马强来到了研讨会现场,他表示自己和家人看过这部剧都十分感动,“《都是一家人》反映了民委干部默默奉献的工作状态,对推动各民族繁荣发展、做好少数民族群众工作具有深层次的引导作用。这部剧也让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楚梦真作为观众代表,表示自己看过剧后受益匪浅,对民族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演员林永健也表示自己很荣幸参演这样一个党员干部的角色,无论是剧中还是剧外,自己一直在学习。
面对专家和观众对该剧的肯定,中国民族报社总编辑李志伟表达了《中国民族报》拍摄这部剧的初心,并对该剧的主旨给了深刻解读,“作为国家民委机关报,我们一直在努力主动承担起伟大时代、伟大事业赋予的历史使命,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的那样,“这是一部反映各方面发展的时代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等方面在当前电视剧创作中均属于上乘之作”。《都是一家人》以多维度创新拓展了当代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之路,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有力服务了国家大局。它聚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当代城市多民族共同奋斗的独特视角,是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成功的艺术实践。出品方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英杰表示,“《都是一家人》为腾讯影业在民族题材影视创作上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既有接地气的表达语态,又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专家们认为,该剧不仅贴近现实、格局宏大,开创了国内民族团结现实题材剧的先河,还彰显出了宏大视野和史诗品格,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在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节点,《都是一家人》的播出,成为了里程碑式的作品,为献礼季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有诚意的现实题材作品,可为今后相关创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