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张桐 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推崇是发自内心的,适逢新年李大钊带着北大的青年才俊来到陈独秀(于和伟 饰)家中拜年,给孩子们都带了礼物,还鼓励延年乔年多和北大学子交流讨论。面对学子们对新文化运动提出的种种问题和看大,陈独秀告诉他们新学期会有一系列的新文化讲座,他们可以一一听讲主动来找他们讨论交流。
看着学子要挂出的庆祝横幅,李大钊告诉他们读书会的成立更主要是为了传播真理开发民智改变中国,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读书会就应该是朴素而平实的,而他们也应该踏踏实实的静下心来读书、思考。读书会上,各位有志青年对每月时事进行评论,延年率先发言将本月时事简明扼要的阐述。这时,李大钊带着蔡元培(马少骅 饰)来到了读书会,蔡元培夸赞延年总结梳理十分到位,同学们听的热情认真他也很欣慰。但各位学子因为信仰主意不同,往往会争地面红耳赤,蔡元培倒是对这种良性的争论很推崇,并建议他们有困难可以来找自己。
鲁迅(曹磊 饰)正趴在家中地地板上,写着一页页的稿子,散落满地的稿纸都是他的心血。钱玄同推门而入,看着累得翻身躺在地上的鲁迅吓了一跳,随后看到鲁迅脸上的笑容,他知道这满地散落的就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的手稿。小说已完成,却没有署下名字,周树人蹙眉思索,写下“鲁迅”二字,这便是他以后的名字。
《狂人日记》的发行在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都是一颗重磅炸弹,北大文学部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朱刚日尧 饰)和蔡元培激动地朗诵和品味着鲁迅写下的这部小说,这一字一句都冲击着他们的内心和思想,这部直面“吃人”社会的小说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批判是一剂猛药,他们一致决定马上将其在《新青年》上发表。
在湖南长沙的一间房屋内,一伙青年人聚集在一起正要开会,萧子升发言由毛泽东(侯京健 饰)提议成立的学习会如今终于完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他们的追求,便起名为“新民学会”。毛泽东宣读会章,强调要用新文化、新运动、新思想武装思想,坚持自律,以此来改良人心和风俗。新民学会由萧子升担任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但萧子升正在准备留法勤工俭学,毛泽东便承担了大部分工作,虽然他无意留学但自己也会多积极为学生们筹划。蔡和森母亲葛健豪(迟蓬 饰)鼓励青年人要积极留法,去多见世面、多学知识,若有机会她老太婆也是要去的。
《狂人日记》的发表让《新青年》的流传和名声更加广泛,编辑们提起要涨稿费,陈独秀提出稿费会涨,报刊的售价也要下调。《新青年》将实行全白话文发表,蔡元培也成为了《新青年》编辑部的成员,《新青年》来到北京才一年就成了全国独树一帜的杂志,李大钊提议要鼓励北大师生也多办一些有态度的报刊。钱玄同对黄侃和辜鸿铭(毕彦君 饰)时长去林纾(舒耀瑄 饰)家探讨如何批驳倒《新青年》的行径很不满,蔡元培对此却很开明,对于林纾对新文化运动的不满他同意林纾也来北大办讲座,他们搞新运动的人应当有这个雅量,他们都是在风雨飘摇之中成长的人,何惧这些谩骂和污蔑。陈独秀提议再办一系列的白话文讲座,把白话文运动推动和普及起来。
看着公告栏张贴出的白话文讲座,学生们可是兴致盎然,唯独张丰载(封新天 饰)掏出笔本赶紧记录下来。辜鸿铭和林纾在家中会面,二人对于新文化运动颇有微词,认为只有他们二人才是文化中的名门正道。张长礼是林纾的学生,他带着堂侄张丰载也一并来到林纾家,林纾叫来他们就是想询问是否要同陈独秀等新派文化代表一争高下。林纾意在光复大清正统,匡扶孔教三纲,辜鸿铭对他这一理想表示认同,但若要掀翻蔡元培则不行。黄侃等人也对是否复辟帝制等问题各有不同,但复古已是他们的同一目的。张丰载掏出摘抄下的白话文系列讲座题目及主讲人,黄侃建议林纾可以亲自去北大听听讲座的内容,方才知道如何驳斥他们的谬论。
林纾坐在长椅上听着陈独秀的演讲,冷哼其言论简直是狂妄至极,而钱玄同的偏激观点更是惹起轩然大波。胡适新婚后首次发表演讲,一众女诗友们可是先对他的妻子悄悄议论了一番。胡适依旧是一副文质翩翩的样子,他直言文言文是死的文字在当今的百姓中流传太过艰难,只有白话文这样通俗易懂的文字才是活的文字。黄侃当众站起来,反驳胡适白话文比文言文更加简便并非是事实。